员工通道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www.fbzart.com
幻彩福宝印务 福宝斋装裱 福宝美术馆

  四川福宝斋
幻彩福宝
印刷出版
艺术品复制
联系方式
福宝斋
装裱装框
展览展示
联系方式
福宝美术馆
展厅环境
联系方式
成功案例
展陈案例
展览 展示 装裱
书籍 装帧 印刷
合作单位
联系方式

中国锡壶的文化与收藏


[2015/4/23] [点击 16354 次]
[字体大小:  ]
  中国锡壶是中华民族古代金属工艺的骄子,是一个被遗忘的传统
  民间壶具品类的精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间收藏的进步与发展,锡壶收藏破茧而出,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为此曾欣然赋诗:“玉作肌肤锡作身,最宜茶酒得温存,世间绝品称奇宝,我慕收藏养护人,别样锡壶韵味长,摩挲照眼泛青光,得来精品共欣赏,神物清心有茶香。”

一、锡、锡器、锡壶

  锡、锡器、锡壶是锡质工艺品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是锡壶基本属性的构成经过,是了解中国锡壶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

  1、锡、锡器的生产与历史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我国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公元前3500年,人类就已学会利用锡来提高铜的硬度,并采用锡铜合金(青铜)来制作坚硬锋利的建筑、狩猎工具、武器及其他如祭祀时使用的器皿等。青铜器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日益成熟和发展。这一历史阶段,就是著名的青铜器时代。
  关于铜锡合金制成的青铜器,汉代的《考工记》有详细的记载: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二,谓之鉴燧之齐。”(《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版)
  炼锡比炼铜、炼铁都容易,只要把锡石与木炭放在一起烧,木炭便会把锡从锡石中还原出来。很显然,古代的人们如果在有锡矿的地方烧篝火烤野物时,地上的锡石便会被木炭还原,银光闪闪的、熔化了的锡液便流了出来。正因为这样,锡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和使用了,有人称其为“史前金属”。
  “福开森先生编录《德茂堂所藏金石文字》目中,曾见有古锡爵拓本。始知青铜器时代,亦有锡器之作,但不如铜器为多。”(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1947年10月10日国立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汇刊第一期)在我国已发掘的一些古代墓葬中,不时会看到一些锡盒、锡烛台、锡壶之类锡器。例如,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锡块;安阳大司空村殷墟出土的六件锡戈;1975年底至1976年初,云南省博物馆在楚雄万家坝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在当时用于高级装饰的三种锡器:一是圆形孔锡饰,共5件;一是锡片,共13件;一种锡管,共36根。这些锡器含锡量相当高,有的含锡竟高达99.15%。经科学测定,这些锡器年代在2600多年前,相当于春秋中期。湖南出土汉代刘胜墓的2号墓中有一锡盒装窦綰印。1987年4月,在清理陕西法门寺塔基地宫时,发现了唐代的佛教锡杖,上面错金银工艺十分精美。我们仅从这些考古发掘的零星资料可以确认,锡的开采利用和锡器的生产早于青铜器,其利用价值和生命力比青铜器更加长久。“锡之所以得到人类的最早和广泛的应用是因为锡金属具有质软、延展性好、熔点低、易于冶炼、无毒、不活泼等化学性质。”(陈骏等著《锡的地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在我国古代,最早有关锡的文献记载始于《周礼•地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赤锡的记载,其后《汉书•地理志》、西晋《华阳国志》、隋代《颜氏家训》、唐代《蛮书》直到宋代《续博物通志》均有对锡的论述。”(维微《说锡器》引自《收藏家》杂志)《唐书•食货志》载:“太和三年(829年)诏:佛像以铅、锡、土、木为之……”开成元年(836年)时,岁产锡“万七千斤”。进入宋代以后,关于锡器的记载逐渐增多,先后有范公偁著《过庭录》、吴自牧《梦梁录》、周去非《岭外代答》、周密《志雅堂杂抄》、张世南《游宦纪闻》等。专门记载锡和锡器生产的书籍始见于明代,这就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曹昭撰、王左补的《新增格古要论》、王圻、王思义辑《三才图会》等。
  “锡之本质,不外山锡、水锡两种。惟水锡出产不多,山锡较为普遍。如广西之南丹山锡,云南之蕃锡及花锡,广东之福禄锡,亦曰点铜。湘南衡永等地均产锡,且有连锡之称,江西豫章亦兼出锡,福建长汀县有上宝锡场。至于陕西所产黑锡,乃皆山锡中之别称也。尚有斗锡一种,为外国满刺加所产,洵属水锡中优种,多自广东输入,殊为珍贵。”(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锡的开采,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一整套手工采锡的方法和技术。“山锡以广西南丹、河池二州所产最盛。南丹山锡,出土之阴,其方无水,淘洗则接连百竹为枧,从山阳枧水淘洗土滓,然后入炉煎炼之。……水锡质多黑色,粉碎如重罗面;南丹河出者,居民旬前从南淘至北,旬后从北淘至南,愈经淘取,其砂日长,百年不竭,但一日功劳,淘取煎炼,不过一斤,合计炉类资本,所获不多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水锡由于质量差,且工本较高,明代以后,逐渐退出开采。
  据最新的地质勘探和科学研究表明:“华南地区集中了我国95%以上的锡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生锡矿集中分布区。”此外,在陕西、四川、内蒙和新疆等地也发现了锡矿。“这些锡矿的分布在空间上不受地质构造单元的限制,从隆起带到凹陷区均有产出;在时间上矿化从古代延续到中、新生代;在成因上矿床类型多种多样,矿床组合丰富多彩。……1995年,中国锡矿储量和产量分别达到世界总量的22、9%和27、8%,奠定了中国是世界锡矿资源第一大国的地位。”(陈骏等著《锡的地球化学》)
  锡有白锡、灰锡、脆锡三种同素异性体。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呈银白泛珍珠色,因此叫做白锡。在13.2℃以下,白锡转变成一种无定形的等釉晶系的半导体,被称为灰锡。在161℃以上,白锡又转变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的斜方锡。斜方锡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锡”。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不过,锡的延性却很差,一拉就断,不能拉成细丝。正是由于锡的这些特性,历史特别是久远的传世锡器很少,除去青铜器以外,皇家特别是宫廷用锡器更少。
  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比重为7.3/立方厘米,熔点低,只有232。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可以在上面錾出各种图案,很方便做成各种造型。同时,也可以和其他金属合金、共同交融使用,例如鎏金、鎏银、鎏铜,镀金、镀银、镀铜,包陶、包木、包瓷等等,能够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工艺品。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锡具有防腐、耐酸碱等优秀特性,所以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茶味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美誉。锡除了具有优美的金属色泽外,还具有良好的展性和加工性,用锡制作的各种器皿和艺术品能够逼真地体现每一个细节的创意,从而使锡制工艺品栩栩如生,高雅动人,这些特性是其它任何金属工艺品都望尘莫及的。因此,锡器的应用范围很广。
  我国古代的纯锡制品以祭祀器和陪葬品为多。祭祀器包括锡佛像、锡灯、锡灯盏、锡蜡台、锡香筒、锡香炉、锡托盘、锡酒注、锡酒杯、锡祭品等等。锡陪葬品包括锡盒、锡灯、锡杖、锡片、锡管、锡粉盒、锡尊、锡爵、锡斛、锡饰品等等。南北朝时期,王室贵族用锡制做牛、马、猪、羊等日用器皿。宋代,当时有捂手的热水炉(南方称汤婆子)。

  2、锡壶的产生与发展
  锡壶是锡器工艺品的集大成和最高峰。锡壶包括锡酒壶、锡茶壶、锡暖手壶、锡温酒壶、锡炭烧壶、锡倒流壶、锡砚滴壶等各种以壶为外形和功用的锡制器皿。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锡壶始于宋代。
  锡器从史前出现到明代成为古董珍玩,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自身的特性和封建制度造成的。其一,“器以锡性脆輭,易致折损,为今日欲见古代锡器,诚属凤毛麟角。”(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其二,锡怕冷,如果温度下降到13.2℃以下,特别是在-30℃时,一把好端端的锡器,会逐渐“自动”变成一堆粉末。这种锡的“疾病”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锡器,被称为“锡疫”。其三,明代以前,锡器使用受到封建朝廷明文限制。明初“凡器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余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余皆用瓷器木器,并不许用铢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风纹。庶民酒注用锡,酒盏用银,余瓷漆。”(明,李东阳等敕撰,申时行等敕重修《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二礼部二十)其四,因锡器少而价高,普通百姓购之较少,存世自然很少。
  锡器历来从陶器、青铜器、铜器、金银器当中借鉴造型,明代以后,瓷器、紫砂器大兴于世,锡壶造型仿而行之,获得大发展,文人锡壶开始出现。特别是制作工艺的巨大改进,造型的文化创意和艺术化,锡壶逐步走上珍品雅玩的工艺品行列。尤其是书画家、紫砂壶制作大师们的介入,把锡壶和漆壶、锡壶和紫砂壶、锡壶和瓷壶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兴起了仿紫砂壶锡壶、包镶锡壶、超紫砂壶追求高档壶具的制壶之风。各种造型的锡制壶具、包锡紫砂壶、镶玉包锡紫砂壶、鎏金锡壶、鎏银锡壶、鎏铜锡壶、炭烧锡壶、温酒锡壶、生肖锡壶、动物锡壶、瓷包锡壶、红木包锡壶、鲨鱼皮包锡壶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从明代宣德(1426-1435)时起,一直到民国初期,锡壶的创作持续进步,高档名家精品锡壶不断涌现,登上大雅之堂,走进皇家宫庭和高官显贵之家。
  锡胎漆器,始于明初。“明永乐年制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钟,所制盘盒、文具不一。”(清,高士奇著《金鰲退食笔记》)后有漆包锡壶,多为剔红、剔黑,锡胎,锡胎漆器渐变为锡壶漆器装饰。
  “锡器一艺,自明以来,吴中造者为佳。檀把玉纽茶注,最为精巧,然多用于煮茶饮酒之事,故以锡壶之类居多,亦文具雅玩也。宣德(1426-1435)时,吴县木椟人,所造锡器,称奇古,盖以品质精良,实非他工作能及。岑南产锡,虽属至佳,而制作率皆俗不雅,是以吴中锡器,独称于世。”(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吴中,原为江苏省吴中县,现为苏州市吴中区。明万历年间(1573-1620),苏州人赵良壁制锡壶,仿时大彬的紫砂样式,开一代新风。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说:“锡壶有赵良壁者,亦佳”。同时代还有吴中归懋德,所制锡壶人称归锡;嘉禾人黄裳精于设计,所制的锡壶人称黄锡。“然而冬月间用近时,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皆最高。”(明,文震亨著《长物志》重庆出版社2008年6月版)“里中黄裳者,善段锡为茶注,模范百出,面精雅绝伦,一时高流贵尚之。”(明,李日华著《味水轩日记》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同时期的还有王元吉。“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逊色,则是其品地也。”(明,张岱著《陶庵梦忆》西湖出版社1982年3月版)任何一种工艺,一种工艺品都是从单一开始,逐渐增加新的品种,分化出新的工艺、造型的产品,进而又同其他相关的技艺借鉴、交流、融合、贯通,不断走向进步和繁荣。锡器、锡壶亦是如此。
  清代锡壶延续明势,很多明末的制壶大家在清初继续发展。例如著名仿紫砂锡壶大师归复初。“归复初,《扬州画舫录》作归复。他生于明末,主要活动在清初,世居扬州,善于用生锡制模做壶,以檀木为柄,以玉为嘴及盖顶,所制壶人称归壶。”(张建《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锡壶》)清代谢堃著《金玉琐碎》云︰“归壶为归复初所制,系以生锡团光其外,而空其中,以檀为木把,以玉为嘴及盖顶,取其夏日贮茶无宿味,年久锡生鲶鱼斑者佳。” 赵汝珍《古玩指南续编•古玩琐碎》云:“锡制茶壶,北京以前甚多,但多为普通之器,仅足沏茶而已,惟著名者有归壶、卫壶之称。归壶者,归复初所制之壶也,复初之制壶系以生锡,团光其外而空其中,以檀木为把,以玉为嘴及盖顶,取其夏日贮茶无宿味,年久锡生鲇鱼斑斑者为最佳。又有卫姓者,失其名,亦以善制锡壶称。多提把者,且周围多刻有阳文花鸟。二者以此为别。”同时期还有沈存周,字鹭雍,号竹居主人(1629-1709),活跃于康熙时代,浙江嘉兴人。“康熙初,沈居嘉兴春波桥,能诗,所治锡斗,镌以自作诗句。钱箨石诗集中载有《锡斗歌》,颇令人称赞。元明以来,朱碧山之银槎,张鸣岐之铜炉,黄元吉之锡壶,皆勒工名,以垂后世,而不闻其能诗。”(清《耐冷谈诗话》)其制锡壶亦镶白玉钮,紫檀木执柄,锡质温润,古朴典雅。“沈存周之后尚有沈朗亭,亦以善制锡壶明世,故宫藏有其桃式锡壶一件。”(维微《说锡器》)
  清代乾隆朝,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间手工艺和珍玩器具不断进步翻新,以锡壶为主的锡器成为贡品。“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户部覆苏抚李湘奏,江苏省年额办解物料甚多,内惟立锡、黄蜡,系委员自行解办”。(清,石韫玉等编修道光《苏州府志》)“立锡,乃吴中锡作所造,专供御用者。”(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锡器工艺得到重大突破和发展,一些专业的工艺大师把漆器、紫砂、瓷器工艺同锡壶结合,将锡壶的生产推向高潮。江苏扬州著名漆工卢葵生,能书善画,精于雕刻。他以锡做壶胎,外罩漆器,剔红雕刻花卉诗文,做成名噪一时的“梅花诗句锡胎漆壶”。钱大昕书铭、陈农绘画、卢葵生刻制做壶,三名家联手做成“鳝鱼青色沙鱼皮锡胎漆壶”。浙江绍兴人朱坚(约1772-1830年),字石梅,著名书画家,擅长人物、花卉,且工鉴赏,多巧思,创制紫砂胎包锡壶。著有《壶史》一书,惜已失传。紫砂锡包壶,用白玉作盖、柄、钮,非常别致,又称“三颗玉”、“三镶壶”,一时效仿者颇多,开嘉道锡壶新风。陈文述《画林新咏》中咏朱氏壶云:“仿佛宣和博古图,昆刀珍重切云腴。盛名甘让宋公叔,茶谱何劳比曼壶。”因此类壶既有紫砂之功效,泡茶清香可口,又有外部造型多样,锡质银亮,錾书法绘画方便,呈现高贵豪华。于是,不仅文人雅士爱不释手,官吏士绅也纷纷求索,有的甚致作为贡品进奉到皇宫。现故宫收存的锡壶以此为大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馆也有收藏。后来,他主设计壶样,多委托别人制作,有时自己也做。印款有“石某摹古”、“石某仿制”,“石梅”、“画溪书屋”,且有“道光十有九年石梅监造”等印款。其中,有“画溪书屋”印款的锡壶最为珍贵。三镶壶典雅大方,款刻在紫砂胎内底,存世壶很少。
  与此同时,一些紫砂壶制作大师和名士也投身其中。例如,江苏宜兴人杨彭年(一说为浙江桐乡人),字二泉,号大鹏,与其弟杨宝年、妹杨凤年同为当时著名紫砂壶和锡壶制作大师。他改变了乾隆时合模制壶法,恢复了时大彬的手捏古法,并精于配泥,所创作品颇为艺林所推重。人称其壶“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浑朴工致、玲珑精巧”。他还与当时著名的篆刻家陈鸿寿(号曼生)合作(曼生设计,彭年制作)的“曼生壶”,建合作专事紫砂、锡壶创作的工作室,名为“阿曼陀室”。彭年壶与曼生铭互相成就,更为名品,备受藏家珍爱。现藏上海博物馆的【菊花紫砂壶图】是陈鸿寿画的册页之一。画面的右上部自题:“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而余又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终未能如此壶之精妙者,图之以同好之赏。西湖渔者陈鸿寿。”陈鸿寿(1768~1822)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等。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篆刻、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和锡壶,为西泠八家之一,艺术涉猎广泛,造诣极高。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等人制作的紫砂茗壶和锡包壶,充分利用紫砂和锡的特性,陈曼生及他的幕友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撰词作画镌于壶上,成为一种寓造型、诗词、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的紫砂壶独特风格,世称“曼生壶”。其中“曼生十八式”铭壶,传流于世,为精品之中绝品。曼生壶的造型设计简洁、明快、新颖、美观。既重仿古,又勇于创新,造型线面结合,线角转折清晰有力,充满变化。特别是流和柄把的设计,体现了方便适用又美观的追求。壶面留空白干净利索,有益诗、书、画尽情发挥,将诗、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其一改当时做壶形制繁锁、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道光咸丰年间尚有王善才、刘仁山、朱贞士、陈文述、范述曾、石泉等制锡器名手,所制锡器也极为精工。
  “清钱载箨《不斋诗集》中,载有锡斗饮,知足饮酒器,乃为太史寿者,以一锡斗,而称大雅,其技术之精湛,可想见矣。至嘉道间,又有作砂胎锡壶一式,即供雅天元,尤切实用,至锡器之精美,因此品质为第一,而刻镂之工,亦为时尚。道光时,陈文述曾为诗及刻锡工艺,锡画诗一首,尤征锡器文为士林所重也。”(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
  清代中后期,锡壶制造工艺在砂胎锡壶的引领下,先后出现了砂胎竹、木包锡壶,椰壳包锡壶、鲨鱼皮包锡壶,以及锡三镶壶、鎏金锡壶、鎏银锡壶和错金、错银、错铜锡壶等。几乎各种金属、瓷木装饰工艺全部在锡壶上体现,呈现出斑斓绚丽的景象。
  晚清至民国初年,锡壶制造工艺又转向铸模造型和锡镶壶具,特别是利用倒流壶的工艺,大力开发独立的锡壶表相新样式。河南省滑县道口镇的锡器和山东威海锡镶器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
  道口锡器的造型有着中原的风格,与南方锡器相比稍欠精巧,但却体现出了北方器物的敦实与厚重,其中锡壶制品尤为突出。道口锡器艺人也曾加工制作过南方样式及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的器物,特别是道口锡器艺人研究东南西北、古今中外的器物款式,对锡器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1915年(一说1914年),道口锡器曾与当时的贵州茅台酒一起作为中国的珍贵特产,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当时的博览会由巴拿马主办,主要展出艺术作品和传统手工制品,同时也展示科学成果和新工业技术,是享有“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奥林匹克”美誉的盛会。展览会上,道口锡器不仅制作工艺高超,而且在造型设计上融合了东方的艺术审美理念,在旧金山轰动一时,荣获了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
  20世纪初,山东威海卫形成以锡镶瓷壶开始的锡镶工艺品生产销售中心,在江苏宜兴定制紫砂壶,以大壶为主,于威海镶锡制为成品,用于外销,客商主要是以英国人为首的外国人,影响波及东南亚和欧美。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锡壶制造业被彻底冲垮,以个体锡铺为单位的锡壶生产陷于停顿。

  3、锡壶发展的阶段与标志
  锡壶的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明代、清代和民国初。明代锡壶简洁明快,清代锡壶全面发展达到顶峰,清末民国初期的锡壶追求表面奢华,三个时期的特点鲜明。
  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至明代达到高潮,最显著的标志是工艺的文人化,民间工匠的技艺同文人的诗情画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追求——文玩,使中国民间工艺品脱离皇家工艺品,走上前台。这种现象的代表和中心是文房装饰风尚,由此带来紫砂壶和锡壶的勃兴。锡壶从普通的民用品,逐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工艺品。
  私塾教育在明代达到普及,一般家庭,只要经济许可,都要送子或聘请教书先生到私塾授课。家庭境况的改变和兴衰前途与科举连在一起,成为学子和家族追求的目标。据记载,仅三年一考的乡试,两江举子达三万多人。但是,当时科考录取率极低,可以靠科举晋升、当官的千不足一。大量不第的学子、沉淀的生员、未授官员的举人与退仕的缙绅,成为社会闲居的文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成为书吏、教书先生,大量的在生活中无所适从,师徒学友相互来往,谈诗论画,喝茶品酒,形成一个越来越多的闲散阶层。据《陶庵梦忆》记载:“崇祯七年(1635年)闰中秋,仿虎丘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者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诸酒徒轰饮,酒行如泉。夜深客饥,借戒珠寺斋僧大锅煮饭饭客,长年以大桶担饭不继。”(明,张岱著《陶庵梦忆•闰中秋》,西湖书社 1982年3月版)。这些人蛰隐于喧闹的城镇,富者跻身于山水苑林闲居;穷者简单的构筑书屋,他们亲近自然又不失儒家本色。由此,儒家“六艺”的琴、棋、书、画、投壶、鞍座和象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赏石盆景,被精心地一一陈设在书斋、茶肆、酒楼,书房装饰之风尚迅速兴起蔓延。与此相适应的收藏鉴赏之风,在较前朝更盛的兴起。当时的扬州“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靓妆藻野,袨服缛川。随有货郎,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博徒持小杌坐空地,左右铺衵衫半臂,纱裙汗帨,铜炉锡注,瓷瓯漆奁,及肩彘鲜鱼、秋梨福桔之属,呼朋引类,以钱掷地,谓之‘跌成’;或六或八或十,谓之‘六成’‘八成’ ‘十成’焉。百十其处,人环观之。”(《陶庵梦忆》)与此同时,妙在皇家法度巧、典、丽、富之外的清、奇、古、深余韵,极大的吸引了财力雄厚的商贾和手艺深湛的工匠参与,从工艺和市场两端掀起了民间工艺变革的浪潮。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朝廷颁布全国匠户一律准许交钱代役,匠户数量锐减。江南手工艺匠纷纷迁居文事昌盛之地,汲汲若渴地与文人缙绅相往来,借文人之口传笔述,提振生名。民间工艺品,特别是与文人生活相关的奇雅之作,与古董同时成为文人、士绅、官僚和商人追逐的中心。
  明代手工艺的这种变革,彻底颠覆了明初以前历朝的旧制和风格。其造型和纹饰,基本交叉并行于自然与摹古之间,包括皇家贡品也要略加改造,美感要求乃在于人工技术如何穷工极巧地表现自然造化的奇异,而又天衣无缝地提供使用功能。遂使工艺品类尤其是锡壶爆发性发展。文人和民间工匠随心所欲的裁取烂熟于胸的世俗物象,肆力镂雕,生动的呈现出笔墨不可述状的诗情画意。
  明代锡壶,自明初开始,以苏州吴中为代表,先后有名家锡壶问世,最好的“檀把玉纽”、“称奇古”,“亦文具雅玩也”,“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明,张岱著《陶庵梦忆》)当时,一把好的锡壶和好的紫砂壶并列,主要是因为其造型古雅、新奇,是一种文玩。因此,明代的锡壶追求简洁、文雅为第一要务,主要是从自身的工艺上下功夫,多以本色锡壶为主。砚滴壶,或称“文房锡壶”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锡壶自日用品转向文玩。当时,苏州锡壶已“独称于世”,天下锡壶莫不以苏州吴中为先,形成了“苏州样,广州匠”。
  明晚期,官匠制度进一步松驰,王阳明的“四民异业而同道”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理论,为工商阶层扩大流动空间和地位点奠定了基础。工艺匠人凡精工而有新意者,往往能获得“艺而近乎道”的尊重,并以一艺一技与缙绅并座抗礼。与此同时,富贾豪商发出“良贾何负于鸿儒”之声,参与和赞助艺术的热忱超过文人士大夫。二者的参与和推波助澜,实质性地繁荣了民间工艺创作和市场。王世贞、董其昌、项元汴等文人士大夫提出了一系列尚古、玩古的理论:“古董,今之玩物,为贤者能好之而无蔽”,“人能好古董,即高出于世俗,其胸次自别”(明,董其昌《古董十三说》,《美术丛书》。江西古籍出版社)。受文人倡导,商贾风从,古物不再如庙堂之器远不可观,世人将之或陈供高斋清赏,或置于闲居玩鉴。玩古之风盎然,工艺随之趋古和仿古。宋人编篡的《宣和博古图》、《古玉图》重刻刊行,工匠取之为范本仿制,遂使明代的民间手工艺进一步发展,并为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新工艺运动典定方向。技巧至上的价值观念,促使自成系统的民间工艺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兵燹屠戮之后,在形式的华丽与超现实的的兴味玩素中复苏。商品经济将扬州、苏州等城市催生为独立于“正统”的工艺和创新的桃花源。
  清代初年,锡壶的发展在明代的基础上更上层楼,特别是一批又一批文人的介入,锡壶本身的材质优势被充分发掘出来,既可以随时錾诗书图画、模铸多种造型,又可以同多种材质巧妙的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新式工艺品,把文人、士绅等主家的文采延伸成为锡壶工匠的瑕想,不断扩充锡壶表现的方式和领域。锡壶越做越精美、越复杂,不仅造型越来越丰富,錾刻越来越多样,材质也不断发生变化。紫砂胎包锡壶、紫砂胎包锡镶玉壶、锡胎包鲨鱼皮壶、锡包彩瓷壶、开光镶玻璃锡壶,以及雅玩锡壶等等,百花齐放。清代锡壶以包镶锡壶和雅玩锡壶为标志。
  清末和民国初年,天下大乱,民间手工艺在备受摧残的同时,择机而生。只要市场需要,有机会就多生产几把。特别是外国侵略者的蜂入,新军阀的形成,见好东西就买。因此,从另一个侧面,又加大了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快捷的锡壶的生产。锡壶工匠们以购买者的喜欢为追求目标,仿造名家壶和装饰华丽的工艺壶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虚假繁荣的局面。当时,锡壶购买的人多为军阀、豪绅、外国人和爆发户,以锡壶显示身份和文化。锡壶商铺和匠人投其所好,各种金属工艺全用上,鎏金银、镀金银、错金银,铸造各种造型,多显奢华之势。这一时期的锡壶以浙江永康锡壶、河南滑县道口“点铜锡壶”和山东威海锡镶壶为标志。
  明清以至民国初期,锡壶工艺的发展成为中国壶具工艺的集大成者。毫不夸张的说,铜壶工艺、瓷壶工艺、紫砂工艺、漆壶工艺等等,在锡壶都可以找到端倪,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民间工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水平。

  
二、锡壶的分类与特色

  锡壶的分类在历史上只有茶具、酒具和文房用具等。实际生活中,制壶工艺在发展中逐渐出现一些新样式和功用,改变了原有锡壶的分类概念,有些呈现出一种左右说不清的状态。锡壶的重新分类在当代收藏与鉴赏中成为必须,并不断发挥积极作用。为方便藏家了解锡壶、研究锡壶工艺的进步与特色等,我们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成若干新类别。

  1、关于锡壶分类的主流与意义
  本来,锡壶分类并无主流支流的区分。但是,为了透彻了解锡壶的发展和进步,深入认识和研究锡壶的特点与风格,抓住锡壶分类的主流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什麽是锡壶分类的主流。有人从锡壶的功用区别分类:酒壶、茶壶、温酒壶;有人从锡壶的使用方式分类:执壶、提梁壶、背囊壶;有人从锡壶的构造区分:杯酒壶、吸管壶、倒流壶、包镶壶等等。本书录入锡壶的分类先后经历了8个版本,直到编写本文时还在修改。实际上,锡壶分类的主流就是认识锡壶的一种方法和渠道,是各种了解研究锡壶的方法和渠道中主要的和原则的一种。这个主流的形成就是在收藏和研究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本书的分类主流是锡壶发展的阶段标志性技艺。诚然,锡壶发展的阶段性并不是很明显,标志性技艺从未被业界推崇。但是,我们通过实践,认为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和渠道。这种分类把锡壶的整体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不同类别之间的时代差距和变化,方便想了解它们的人进入到锡壶行列中,这就是我们分类的目的。这种方法和渠道,并不排斥其他各种形式,而是有机的利用和结合,我们称为支流,或者辅助方法。
  其次,锡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宣传锡壶,但是其意义却远不止如此。锡壶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但却被深深埋没的一种古董,而其被埋没的原因之一竟是它太民间化、太大众化、太工艺化了,没有或很少有学者去研究它,成果专著、参考书和相关资料极少。因此,人们不可能全面或者局部去观察它、了解它、认识它,看到的只是自己眼前接触到的那一小部分。对于锡壶,人们习惯了以酒壶、茶壶、砚滴壶等眼前的器物形式去认识它,不知更广阔的它的精美、富丽、多姿多彩。锡壶分类的重要意义在于还原于它的本来面目,特别是它的精彩和特色。虽然,本书展示的仍然是一部分,我们以为,编辑本书的初衷不过如此。
  最后,锡壶不过是锡器或称锡质工艺品中的项目之一。由于目前对锡器研究和认识整体的不深入,很难将锡壶的分类与锡器总的分类相对应,或者相协调。为此,本文干脆抛开锡器总的分类,将锡壶按照自己的发生发展来区分。有可能,这种分类会有助于锡器的解读与研究。

  2、关于本书锡壶的分类
  本书将锡壶分为五大部分50个品类。五个部分是: 本色锡壶、功用锡壶、工艺锡壶、文玩锡壶和包镶锡壶。每个部分内根据不同特点分成多少不均的品类,有的还可以再分。本书重点反映锡壶特有的五彩斑斓、丰富多彩,不在于过细地统计或展示锡壶的品类。锡壶的分类应与制作、创意、研究结合在一起。收藏,特别是后市收藏,重点在兴趣,在社会存遗,在收藏时机。本书展示的锡壶,有的可能是一两件,不好独立分类,但实际上,它可能是一个生产数量很多,在社会上延续时间很长的一类锡壶。例如,错银锡壶、架式提梁壶、锡镶红木壶等。
  在第一部分本色锡壶中,设置了10个品类,分别是杯酒壶、无执梁壶、圆形执壶、方形执壶、变形执壶、方形提梁壶、圆形提梁壶、变形提梁壶、双系提梁壶、凸錾嵌纹提梁壶。
  本色锡壶主要是指锡壶的基本样式与装饰,其他类壶具没有或不占主要位置的锡壶,或称早期锡壶。锡壶始自杯酒壶和无执柄、无提梁酒壶,茶壶、水壶较少;以圆壶、方壶和扁壶为主,提梁壶居多;装饰工艺以素面、执梁、錾刻、浮雕为主。本色锡壶的造型多仿铜壶、瓷壶,虽有变化,但大部壶具样式沿袭很久,自明初至民国末年,达600余年。本色锡壶的重点是大众日用品,之所以流传很久,原因是其方便实用、物美价廉。河南道口锡器价贵时“最地道而又最为远近知名的道口锡器,以官秤论价,有花的每斤一元六角,无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1933年《河南政治月刊》三卷八期文《豫北道上》)这里不过是按照重量计价。此类锡壶制作工艺为最早的和最基本的技法,在适应锡金属本身特点和表现锡制品精美原始造型等方面比较突出。这部分锡壶初产时明亮如银、光彩华丽,收存日久多有残损,但目前存世较多,市场价格也不贵。
  在第二部分功用锡壶中,设置了10个品类,分别是素面吸管壶、镶嵌与錾花吸管壶、错铜吸管壶、异形吸管壶、两用套装酒壶、温酒执壶、温酒提梁壶、碳烧温酒执壶、碳烧铜边执壶、造形温酒壶。
  功用锡壶主要表现锡壶特有的便于携带、温酒、烧茶等别于其他壶具的功能作用。首先是吸管酒壶,此为早期锡壶中的一个大项。其作用就是携带方便、饮用自如,不易损毁。这一优势是铜器、陶器、瓷器所不能比的。因此,作为酒壶使用时间较长,加功工艺也多有发展,特别是有了装饰吸管壶、错铜和异形吸管壶,不仅实用也很漂亮。其次是温酒壶,锡的特点就是受热快,较其他金属更适于温酒,尤其是水温。因此,借助锡壶温酒成为功用壶具的主要选择之一,并逐渐开发出锡质温酒壶。从本类锡壶的选取中,我们看到,温酒锡壶巧妙的发挥了锡质器具便于造型,可以巧妙排列温水与酒的空间,使人从外表上看不觉得它是一把套壶。为了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本类锡壶多执壶,而少提梁壶。
  在第三个部分工艺锡壶中,设置了11个品类,分别是倒流执壶、倒流提梁壶、铸型锡壶、铸型倒流壶、錾纹铸型锡壶、错铜锡壶、错金锡壶、鎏铜锡壶、鎏银锡壶、鎏金锡壶、鎏金倒流壶。
  工艺锡壶展现锡壶制作过程中主要装饰工艺中的一些特点。一方面,它可以使用错铜、错金、鎏铜、鎏银、鎏金各种装饰技法;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铸型塑造各种艺术创作成果,特别是倒流壶,为下一个部分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本部分所谈到的工艺,主要还是沿袭2000年的传统金属工艺,是锡壶装饰工艺的基础。锡壶的造型工艺是锡壶优于其他壶种的突出特色。由于其固有的锡质较软造型方便,易于成壶且外表光亮,从而可以打制出多种多样的壶具造型。特别是他还可以通过制模浇铸的办法创造各种形象,在运用传统装饰工艺的同时,不断尝试创作以壶具为内涵的锡质工艺品。倒流壶是锡壶运用中国古代《易经》中关于气功练功阴阳学说的一种创造。
  在第四个部分文玩锡壶中,设置了10个品类,分别是良禽锡壶、益兽锡壶、生肖锡壶、寿龟锡壶、鱼蟹锡壶、乐器锡壶、葫芦锡壶、果木锡壶、乡趣锡壶、雅趣锡壶。
  在锡壶工艺发展史上,文人制壶将锡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即文玩工艺品行列。壶只是一种媒体,文人的想象、爱好、趣味才是目的与结果。由于文玩锡壶价高、销路好,于是,锡壶工匠争相仿制或投其所好,自发创制一些有文玩趣味的锡壶样式,在明初以后,渐成时尚。从而,锡壶不再以中国传统壶具样式为主要模本,先后从各种各样人物、良禽益兽、龟蟹鱼虾、十二生肖、果木葫芦、车船乐器、古玩雅好等等,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可以做成锡壶的都涉及到了,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本部分锡壶以文房砚滴壶为主,多为文人爱好与创作。
  在第五个部分包镶锡壶里,设置了11个品类,分别是包锡漆花壶、锡镶玻璃画壶、三镶锡瓷壶、包锡瓷套壶、锡包竹木壶、竹木包锡壶、锡包椰壳壶、镶锡紫砂壶、锡包紫砂壶、锡三镶玉壶、名款三镶壶。
  包镶工艺是锡壶独特的再创作工艺,是其他壶种所不可比拟的。在前一部分所述文人锡壶基础上,包镶锡壶脱颖而出。特别是紫砂壶工艺大师和诗书画界名人的介入,将锡壶工艺推上了顶峰。包镶锡壶开始主要是解决紫砂壶益损、不能随意镂刻诗书图案之弊。但是,随着漆花锡壶、包彩瓷锡壶、椰壳锡壶、鲨鱼皮锡壶、竹木锡壶等的出现,锡壶特有的可以和任何材质结合创作出新的工艺品的特质,被充分发掘出来,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风韵,解决了原有材质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本部分锡壶多为制壶者和工艺匠人所创,以刻意展示制壶工艺为目的。
  此外,还有很多锡壶可以独立设类,例如:“点铜锡壶”、“包铜锡壶”、“吸管倒流壶”、“活梁锡壶”、“包藤执壶”、“包藤提梁壶”等等。虽然它们表现各异,但从工艺特点和锡壶特质发挥利用方面并没有较多的突破,所以没有独立设类。
  有关五部分的区分,主要是考虑锡壶整体的特色与收藏,方便读者对锡壶的了解,特别是希望读者通过这样的编排与介绍,较快地同我们产生共鸣,有利于中国锡壶辉煌的历史和成就被人们发掘、认同,得到更多的爱好者珍视和发扬。实际上,这种分类原本忌讳交叉和含混,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例如功用与工艺,工艺与文玩,工艺与包镶等等。因为,锡壶本来就没有很细致地区分过,这里仅仅是一个探索。中国锡壶是所有壶具中塑形较自如,装饰较丰富,功用相对多样,工艺相对齐全,同其它材质交融较多的门类。本书分成的五个部分,正是我们理解锡壶本质的特点体现,亦是锡壶收藏可以达到的较高境界反映。
    在每个部分里的分类中,锡壶数量是首要的考虑,但又不受数量限制,仅仅要有一定的规模;其次是特点相近,便于收藏和研究。有的同一类壶在几个地方出现,主要是侧重点不一样。

  3、关于锡壶分类的特色因素
  锡壶分类特色因素是本书分类的主要考虑。因此,我们先后出现了八个版本:四大类,本色、功用、工艺、名人名家;十二类,包镶、本色、倒流、动物文房、工艺、功用、乐器、人物鎏金、吸管、异形属相;五大类,本色、功用、造型、工艺、包镶;直到最后,本色、功用、工艺、雅玩、包镶。在八个版本的转换中,特色因素是考虑的主要环节,即如何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一类锡壶的一般特色表述出来,并且,同他类别相区别。由于锡壶类别是后天确定的,所以按照一定的特色标准,查找同类锡壶相对容易些。但是,这种情况建立在较丰富的收藏锡壶基础之上。
  锡壶名称的确定是锡壶分类特色因素的另一个考虑。锡壶本来有名称,但由于传承无续,原名已失。于是,关于锡壶的名称便陷入了混乱,一人一个叫法,很难统一,在收藏与交流中极不方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多费周折,其中名称问题是一重要原因。为了从整体上把握锡壶的概念和特点,我们特别制定了一个定名标准,在统一的原则下注重特色,名称就是一个重要的提示。该标准主要分为六条:①以锡为名首,②以工艺位次,③以纹饰次之,④以样式再次之,⑤以铜、藤装饰再次之,⑥以品种为最后(详见本书附录)。在这个标准基础上,我们还参考了青铜器、铜器、瓷器、竹木牙角器等定名方式,力求科学好记,符合传统的古玩器具定名原则。
  文房锡壶、倒流壶是锡壶中的两个大项,但本书没有单独设类部。其原因大体有三:一是其太重要,害怕喧宾夺主;二是数量较多,破坏本书的整体排列;三是主要考虑到功用、工艺和文玩的锡壶特色因素,坚持以阐述不同的特色来表现相关的文化的内涵。有关的阐述,在部分说明中会有提及。
  锡壶分类特色因素是在收藏和研究中逐步认识的。在没有接触和初步接触锡壶时,不觉得锡壶有什麽突出的特色,甚致还感到不值得入古董收藏家的法眼。但是,当你一点一点深入到锡壶的世界,当你面对洋洋大观的、多姿多彩的锡壶,尤其是一把把精妙的名人名家锡壶和造型奇特的雅玩锡壶面前,相关的明清民间工艺品和社会文化发展史实逐渐使你有所感悟的时候,你会用哪个准确的词汇来表述它呢?中国锡壶研究会的每次会员聚会,大家都有说不完的体会和心得,都会有新鲜的收获,有几位正在筹备撰写有关锡壶的专著。会员大都是收藏几十把甚致几百把锡壶的收藏家,议论的中心还是围绕锡壶的特色。说到底,锡壶的特色是需要收藏者持之以恒的欣赏、研究和感悟得到的,是负着在锡壶本身的中国明清传统民间工艺文化,是锡壶创作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中国锡壶文化,以及锡壶承载的深厚、丰富的人文底蕴,它构成了我们今天收藏和鉴赏锡壶的本源、工具和乐趣。

三、锡壶的制作与流传

  锡器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民间手工艺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铜器制作工艺的全国第二大手工艺,其生产与流传的历史相当悠久。锡壶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名家文玩锡壶始于明初。因此,谈锡壶制作工艺主推明清,以至民国初年。

  1、锡壶的制作工艺
  锡壶制作工艺分为塑形、结构和装饰三部分。塑形又分为打制、模铸和镶包。结构分为吸管、倒流、温炉、套装。装饰分为镂錾、镶嵌、金银铜鎏、金银铜镀、金银铜错、开光等。
  锡壶的塑形工艺以打制为主,铸模和镶包为辅,俗称打锡壶或打“蜡”。打制锡器以个体开店或游走乡里为主要形式,成规模的作坊很少。锡器匠,又称为锡匠或“腊匠”,(因锡质柔软易于浇铸和模压成型,故锡匠有“腊匠”之说。)做锡壶的也有称壶品匠。旧时,江湖行帮上称其为“易邱”、“光亮窑子”。在“三教九流”里,属“中九流”。该行供奉“太上老君”为行业祖师,部分地区则拜“白云老祖”。两位祖师爷均白发须眉、道骨仙风,一有八卦神炉,一有锤子、剪刀,徒子徒孙所制器物自然是神气非凡。铸模与镶包发生比较晚,自清代嘉庆道光以后才开始出现,民国初期达到高潮。
  锡壶的塑形工艺首先要选锡料,既已经加工好的锡板或锡块、锡条。对锡质的好坏,锡匠仅凭肉眼即可作出判断。锡料一般分为点锡、对锡、皮锡三种。前者颜色似银,质地柔软、纯正,富有伸展性,成器后色白、质细、光泽耀人,为上佳材料。后者色暗质粗,泛黄色、含有糙铜铁,无韧性易脆断,俗称“狗牙齿”。按其质量顺序也有称锡为“点铜”,“毕甲”,“粟米”,“羊皮白”,“刀钩”,“乌园”(即软铅)六等。每种名称的锡按其表面纹理又分几个档次。如“点铜”,表面芭蕉纹的锡质最好,竹叶纹的为次,粟米纹的又次之。还有一种说法,工匠们称上品锡料为“镜面光”或“响锡”,因其表面光亮如镜,扭曲可以发出声响。次上品因表面有乌斑花纹称为“乌斑花”。再次一等由于表面花纹有竹叶状或芭蕉状,称为“大竹叶”、“中竹叶”、“小竹叶”和“芭蕉花”。中下等锡有“金斑花”、“平面子”、“苍蝇翅”。最差一等锡表面有无数黑点,含杂质较多,色则灰暗,坚硬而性脆,俗称“蛤蟆背”、“硬头黄”等。
   打制锡壶的工艺流程须经过10道工序:熔解、压片、裁料、造型、刮光、焊接、装饰、打磨、錾花、修形等。铸模锡壶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7道工序:熔解、塑形、脱模、制范、浇铸、修形、抛光等。镶包工艺在打制基础上,省略一些不必要工序,加上镶包工序即可。
  做锡壶第一步是化锡制板,因锡的熔点低,放在普通的铁锅中加温很快即熔为液体锡,一般在炉子上用锅把锡块或锡板化成锡水,既是前面说的熔解。
  打制锡壶的第二道工序是压片。一般把两块铁板或石板对合着(一面朝里的裱纸),在两板之间边处压一条麻绳,绳子的粗细就是锡片的薄厚,绳子圈好绳头留在板外,把两片铸锡板错位一合,让其前高后低有点倾斜度,两片铸锡板中一定要用麻绳按需圈个预想图形,液体锡从两张铸锡板错位绳口缝中慢慢浇灌,冷却后银亮亮的就成了锡片。第三道工序是裁料,即取出锡板按图样剪成不同的壶身各部分料板,余下的角料还可再熔、再铸。第四道工序造型,就是将锡片各部分按照壶的要求制成形。例如壶流的象鼻形,壶柄的弯耳形,壶盖的盔形等。此时,如有的部位需要特殊处理,例如壶流和壶体的连接件、壶钮等需铸形,则一并铸好。第五道工序是刮光,将各个部件分件刮光,即把毛茬、表面进行处理,做好焊接的前的准备工作。第六道工序焊接,待壶底、壶帮、壶嘴、壶把、壶盖料一一备好后,分步对起来加焊即成壶型。有的锡匠在焊缝和拼接附属件时用纸捻,使用时把纸捻吹为明火,烧热焊锡焊接。一般一尺长的纸捻,能够焊三把锡壶。第七道工序装饰,是做壶比较讲究的工匠出彩的地方,例如镶上一点铜,或包铜箍、缠藤把等。第八道工序打磨也很重要,行话说:“热打铁,冷打锡”,“三分做,七分磨”,特别是对光素锡壶,要用熬好的松香将锡壶粘固在脚踏趋动的转盘中心轴上,根据器形使用适合的锡旋,在转动中修去锡壶表面的凹凸不平。有的用T形、J形砧具,依砧具为依托用木槌有序的敲打壶的全身。然后用南方常见的蓆萁草反复打磨,除去锡壶表面的焊迹和锤迹,再用棉布抛光,使壶面柔滑锃亮。第九道工序是錾花,包括錾花纹、錾诗书画印,包括各种人物、花鸟走兽的图案。有的不錾花,也要錾两道弦纹,或包几道铜圈。最后一道工序是修形,尤其是看一看口沿和壶盖是否圆紧,焊点是否裸露,表面是否平润,进行一些修补。
  锡壶的模铸工艺与金、银、铜、铁等金属模铸工艺并无不同,只是锡质较软,熔点较低,更容易成型、浇铸和修饰。锡壶的范模一般为石质。本来,锡器种类就繁多,锡壶的造型在清末至民国初年被推上高峰,只要有人想得到到或提得出,壶品匠就可以做出来。
  锡壶的镶包工艺更是利用了锡质软、便于錾刻和造型,以及易热块的特点,可以和多种材料结合、搭配,组成一件新型的壶具,而且接缝严密,胎、表、装饰均可。其中,以紫砂胎、锡胎为主,镶锡、锡包为主要形式。
  锡壶的结构设置工艺以借鉴其他材质壶具的创意和手法为基础,并把它们集于一身,充分发挥了锡质的低熔点和延展性好的特色。背囊、吸管、倒流、温炉、套装先后适应于铜壶、瓷壶和陶壶,而锡壶将他们发扬光大,锡质温酒壶则是集大成者。
  锡壶的装饰工艺则是在继承其他金属工艺和支护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壶具工艺推上了顶峰。镂刻、镶嵌、金银铜鎏、金银铜镀、金银铜错、开光等,无奇不有,甚致包括漆器的剔红、剔黑,竹木器的透雕,玉器、料器的点缀,玻璃器的贴画等技术,都得到了尝试和施展,成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2、锡壶的流传与销售
  明清时期,锡器制造业已是全国性的工匠大行。他们以师承关系延续技艺,有严格的行帮规矩。父子般师徒关系一经确认,店铺经营虽有变更,关系终身不变。锡匠学徒要有中人做保,立有拜师学艺字据,三年期内生死天定,吃、住由师傅包干,每年冬、夏两季各有一套衣服,过春节有压岁红包大洋2枚。徒弟日常除学艺外,还需帮助师傅做些家务,三年学徒期满,还需“谢师”一年,其后便可受雇或自立门户。业内以行活切口(行话)来维护自身利益,称锡为“白描”,模具为“圆臼”,榔头为“虎头”,剪刀为“仙鹤嘴”,铁架为“象鼻”,地平夹为“蝴蝶板”,火炉为“狮子头”,铁镬称“笠帽”或“蒸万”,叉刀称“老鼠尾”等。锡器制品业内也有专门称呼,如锡瓶为“大肚”,锡茶壶为“弹嘴”或“双环”,锡酒壶为“踏瘪”等。数目往来,则以且、衣、寸、口、丁、龙、青、戈、欠、田等隐替。
  锡壶的制作、流传与销售分为三种形式。一为设店,二为游担,三为委托馈赠。
  锡器店多为临街而设,亦铺亦坊、设施简陋,木制橱柜(架)摆有成品或半成品锡壶,柜台外即是作坊。一般顾客可洽买成品,也可现场按样加工,如是旧器翻新,讲好差价互补,亦可照做,经营手法十分灵活。这些店铺一般都有名号,例如“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同兴锡店”、 “和成锡铺”等。
  所谓游担就是担着锡炉四乡游走的打锡匠。从事此行当者多是一位师傅带着一名小徒作帮手。师傅背着两块铸锡板和备用锡锭,手中提着T形和J形两个砧(zhen,捶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具,走街串巷时有意让两件砧具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权作专用的招商音符。此外,还不断喊着:“谁打锡壶啵?”小徒弟呢?则挑着小型桐木风箱和简易化锡炉等工具担子。当然也有一人独干的,挑着风箱锡料和化锡的炉子。化锡所需的引火柴和块煤多由雇主提供,若有哪家需要打(铸造)锡壶,在庭院中或大门巷道旁,支起炉子便可干将起来。
  委托馈赠是指文人锡壶的制作与流传。一般由主家设计、提出样式要求,委托专门的锡店或锡匠制壶,再由文人或请专人錾刻或装饰图案,錾上主人题款。这种锡壶数量有限,主要是自赏或友人交流,多为馈赠。

  3、旧日的锡壶生产销售中心
  我国各地均有锡器的生产,大至主要城市,小倒县城乡镇,而锡壶的生产则主要集中在商贸和文化中心区。其中,尤以江苏省苏州、浙江省杭州和永康、广东省广州和潮阳、云南省个旧、河南省滑县、山东省威海、北京的烟袋斜街打磨厂等为著名。
  苏州市吴中区,古称苏州府吴县,北倚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西衔太湖,与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隔湖相望,下属木渎镇,明初已形成中国著名的铜器、锡器产销中心,据清代石韫玉等编修的道光《苏州府志》云:“锡作出吴中木渎,旧传朱家鼻或朱家鼻所制为佳。并有铜作,昔亦出自木渎,以王家所制称精巧。常孰亦有之,今郡中西域铜作者不下千家,精巨细,日用之物无不具备。按,稼鼻或朱象鼻,即明朱端之别号,另见治锡名家传中。又,铜作与锡作同一技艺,故吴中锡器入闻国内。”明清两代,吴中名人精致锡壶甲天下,成为新式锡壶创作、生产的中心。特别是受宜兴紫砂壶发展的影响和苏州地区铜作工艺繁荣的带动,锡壶制作工艺进入黄金期,锡壶发展史上的著名精品壶皆在此地产生,成为皇家贡品,进入古董工艺精品行列。前述锡壶发展进步的重要史实,多来源于苏州地区。
  明清时,广东铜锡器制造多集中在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广
  州、佛山、潮州等。清末到民国初期,广州铜锡器制造业达到鼎盛,西关形成了“打铜街”。据资料载,当时广东上好的锡器称为“点铜”,“以阳春为最”(今广东省阳春县,《明一统志》),且铭刻在壶上,锡壶均由各店工人手工制成,“寄卖于铜铁店,销行内地各埠及西、北江”。当时谚语称“苏州样,广州匠”。即,锡壶的样式大都来自苏州名家壶精品,有广州的匠人精心仿制。制造工艺主要分铸造与打制两类。铸造以制模浇铸成型,主要用于艺术品;打制以薄铜锡片,用模压或锤子敲击而成,以日用品最多,“打铜街”就是这样来的。打制成型后,还在器具上通过錾、刻、雕、批、镶嵌等各种手工艺进行装饰加工。铜锡器表面纹样装饰精致,刀法简练,线条流畅,题材多样。
  清末,广州西关打铜行繁盛时工人2000余人,到民国初也有七八百人,盛极一时。各家资本均数千银元,销路除本省四乡外远及南洋各地。解放后,单独的制造行业完全消失,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一般西关人家还保持着数件家用铜锡器。
  清代以来,河南滑县道口镇的锡器手工制造业在国内影响比较大。近300年来,制作道口锡器的工匠除了一部分本地锡器艺人外,大多是邻近的长垣县人及外省人。他们以道口镇为根据地,有的经营店铺,有的挑着担子游走四方,使道口锡器声名远扬。在过去的地理教科书中,道口锡器曾被列为河南省名贵特产之一,在早年的《中国地图册》中也被列为“著名传统产品”。
  道口锡器,又称“点铜”,以广锡为原料,源于清,是道口传统的手工业名牌产品。据《滑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山西洪洞县刘老艺人流转道口,开设“同太”号锡店,生意日隆。他广收徒弟,先是传给了同乡,继而传给道口人马老体等9人,从此道口锡器店越开越多。这些徒弟学成后,或留原店当技师,或另开新店营业,当时的道口镇北街和南街(即现在的顺北街和顺南街)因此非常繁华。随着道口锡器店日益增多,制作道口锡器的艺人也约定俗成:凡是质量达到七成锡以上的均要在锡器上打上“点铜”二字。道口锡器的制作是很讲究的,但它并不纯粹是锡,还掺有一定比例的铅和铜。
  “古朴大方,明亮如银”,道口锡壶精致明亮。民国《滑台春秋》中称:“道口锡器制作精巧玲珑、美观耐用……使用日久,声仍洪亮如铜”。1933的《河南政治月刊》三卷八期的《豫北道上》一文中也说:“最地道而又最为远近知名的道口锡器,以官秤论价,……凡来道口的游人,吃烧鸡,买锡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为外出馈送之资。”已经去世20多年的道口制作锡器的艺人杜天荣在世时曾说:“清朝宣统皇帝南巡时路过滑县,道口锡器被购买一空,就连锡器店正在烧水的茶壶也未能剩下,有的官员还将特购的道口锡器献给皇上。”
  个旧锡业。文字最早记载个旧采矿的史书是《汉书•地理志》:“ 古,北贲山出锡,西羊出银,南乌山出锡。”据考证,贲,即现今的蒙自、个旧一带。保存完好的冲子坡东汉采矿遗址,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冶炼遗址,个旧博物馆保存的54 件出土文物,生动地记载了这一时期个旧的锡文化。苏州出土的宋代周璃墓中,有精致的云南锡制饮具为陪葬品。《明全典》谢肇涮《滇略》卷三道“锡、临安府最佳……作器殊良”。李鸿庆先生在考证明清全国锡器生产时指出:“滇南锡器,相传多蜀匠良所制,其地产锡,本质殊高,惜其道远难致,流传颇少,至今犹为称羡,盖以希见为贵也。”(李鸿庆《明清锡器丛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设个旧厂官商公司,使用进口机器设备和工艺,聘用外国专家指导锡生产,开云南冶金工业近代之先河。宣统元年(1909年),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通车,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使锡的出口量迅速猛增。次年,云贵总督将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改组为个旧锡务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购买洗选、冶炼、化验、动力及索道等机械设备,并聘请德国工程师指导生产,推动了云南冶金工业机械化生产的进步。至30年代末,个旧锡业达到解放前之鼎盛时期。私营大厂户多达4400家,锡的出口量高时达1.1万吨,为全国锡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居云南省商品出口首位。民国二年(1913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一等大县,成为全滇工业重镇。个旧锡工艺品生产可考历史300多年。早期的锡工艺以实用为主,如香炉、烛台、油灯、酒具、茶具等,其中重要的是多姿多彩的锡壶,色似白银、光亮如镜、富贵高雅及具有防腐、耐磨损、不破碎等特点,在我国丰富的工艺品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晚清以来,云南锡制酒具已走上宴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于1928年10月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至民国时期,锡制品是过去包括云南、四川、贵州一带嫁女时的必备嫁妆。解放后,个旧锡业独树一帜;改革开放以来,个旧发展驶上快车道,正朝着中国锡都迈进。
  山东省威海是清末兴起的另一个锡壶生产、销售中心,或者称之为锡镶工艺品生产销售中心。
  所谓锡镶,就是将锡通过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等手段制成各种图案,然后镶嵌到各种陶瓷制品上,最后经过精心焊接、打磨和抛光,使其最终成为各种精巧美观实用艺术品的工艺。锡镶这门独特的工艺在威海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营锡镶业的店铺最多时曾达几十家。当时,锡镶工艺品与花生一起成为威海卫对外贸易的两大支柱产品,声名远播至欧美及东南亚。
  锡镶工艺品始自于锡镶瓷茶壶。1898年,英国人从清政府手中强租威海卫,大批英国军人和海外政要、商贾开始年年云集于此。一天,一名英国商人到威海一家临街店铺中购买瓷制酒具,转了半天没有发现中意的,却看上了店铺掌柜手中用着的带锡嘴瓷茶壶。当他提出购买意向时,掌柜的先是笑而不卖,后见英国人执意要买,谷掌柜只好答应再做一个卖给他。原来,掌柜的习惯喝茶,一天不慎把心爱的茶壶嘴弄掉了,扔了又可惜,锡匠出身的掌柜琢磨一番之后,试着用锡做壶嘴镶了上去,一看,不但不碍眼,反倒显得很别致。最后他特地将一只上好的瓷茶壶的壶嘴掰掉,镶上一个锡制壶嘴,以高价卖给了英国人。
  英国人如愿以偿,回国后每每拿着它向朋友炫耀,令他的朋友们颇为羡慕。后来,那家店铺里又来了一群英国人,连说带比画,示意要买那种带锡嘴的茶壶。颇有经营头脑的掌柜从中看到了商机,便买来大批瓷茶壶并一一打掉壶嘴,然后再装上镶锡壶嘴摆上了柜台,结果很快被好奇的英国人抢购一空。
  与日俱增的需求,使许多铁匠铺、锡铺纷纷“转业”,加入到锡镶壶嘴瓷茶壶加工行业上来。由此,促进了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镶锡的部位也从最初的壶嘴扩展到壶的全身,并逐渐出现了龙凤、人物、文字等十分复杂的图案,锡镶工艺品的种类也从茶壶逐渐扩展到包括了牛奶壶、糖罐、花瓶、看盘、茶叶盒等十几个品种。锡镶逐渐成为一门包括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镶嵌、打磨、抛光等一整套流程的成熟工艺。随着锡镶茶壶等大批外销,锡镶工艺品逐渐成为威海蜚声海外的特色产品,锡镶业也达到了全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经营锡镶业的店铺最多时曾达几十家。在众多的锡镶店铺中,谷宝和的“和成锡铺”专用江苏宜兴红黑色陶壶,以上等白锡包镶,带有大小双龙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的各式茶壶,由于用料考究、做工不俗,其产品供不应求,成为行业老大。
  抗日战争时期,失去了传统市场的威海锡镶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文革”时期,这门民间工艺被当成“破四旧”的对象,到20世纪70年代末,
 

Copyright© 2004-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槐庭路60号(四川福宝美术馆) 邮编:610015 电话:028-84314266 86965233 传真:028-84327896
联系人:向运华(手机l3982O335O2) 向运成(手机l398OO257l9)
蜀ICP备12033131号